一、北京規劃委、國土局將合并
北京市規劃委及市國土資源局將進行機構合并,計劃7月底完成新機構的掛牌組建。6月16日,北京市編辦副主任左銘飛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合并后的部門暫定為北京市規劃和國土管理委員會,但名稱需要中央編辦審批同意后才能最后命名,而合并后的辦公地點目前也沒有最終確定。
處室合并:審批及公共管理類處室將統一
左銘飛以兩部門都具備的土地審批職能為例指出,這次的機構改革,兩部門原有的審批處室就都要合一,另外,辦公室這樣的公共管理機構,也在處室合并之列。
雖然規劃、國土兩部門的部分處室原有職能存在相似之處,但合并后,仍然要面臨調整與適應。左銘飛表示,將要根據工作任務和程序重新設置內設機構,職能也要重新調整,“不是簡單的職能和機構相加,要重新設計職能。”他指出,兩個合并部門的工作流程及許可事項都要重新設計,具體細節正在完善過程中。
人員調配:或將收回部分編制
左銘飛表示,目前沒有明確提出精簡人員編制的任務,但在合并過程中肯定要涉及人員安排,“比如兩個辦公室合并在一起后,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按照以往機構改革的經驗,我們將在保證人員的安置和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下,收回一部分編制。”
二、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將于2016年年底完成
明確北京市到2030年城市格局的《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還將展望新中國成立100年時甚至更往后的城市發展。6月16日下午,北京市召開《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意見》解讀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將在2016年年底完成。
城市規劃更注重減量提質
5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意見》,市發改委副主任楊旭輝表示,這是一份首都城市發展史上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務實性的文件,即將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并向社會全文公布。
擬開展中心城修補計劃
會上,市規劃委副主任、發言人王飛首次公開《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時間表。據介紹,這項總規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而且和此前不同的是,這次總規并非對2004年到2020年的規劃版本進行修改,而是重新編寫,將成為一本指導城市發展到2030年,遠景將展望到2050年的城市總體規劃。
未來的北京,可以說是一個處處見綠的城市,因為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將嚴格保護現狀綠地,做到“只增不減”。
北京也會是一座海綿城市,城市河道、排水防澇體系將升級,下暴雨時,小區、道路、綠地以及河湖水系將留住雨水,用于補充地下水及再利用。
北京更會是一座地下管廊發達的城市。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首鋼等重點區域和城市道路、軌道交通等重點區域和重大建設項目下方,將有巨大的綜合管廊,減少城市路面反復“開膛破路”的現象。
住房困難問題也將進一步得到解決。市住建委副主任王承軍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加快建立購租并舉的供應制度,完善符合首都特征的住房保障體系,力爭到2020年再籌集20萬套各類政策性住房。而這些保障房,將更多地建設在軌道交通沿線附近,并鼓勵國有企業利用自有用地建設、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
“大城管”優化城市管理體制
會上內容還顯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將于7月底完成機構改革并掛牌。同時,市規劃委及市國土資源局將進行機構合并,計劃7月底完成新機構的掛牌組建。
市編辦副主任左銘飛表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在整合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當前的全部職責的基礎上,市里多個部門與城市運行管理相關的職責也將一并劃歸。例如市發改委的煤、電、油、氣等能源日常運行,市商務委的再生資源回收,市園林綠化局的城市綠化帶環境衛生管理,市水務局的城市河湖周邊環境衛生管理,財政預算運維資金和市政設施建設的統籌管理職責等等。
“從北京市當前的城市管理體制來看,存在著專業性強但綜合性弱的問題,一旦一件事情跨部門、跨領域,往往會發生找不到牽頭部門的狀況。”左銘飛說,這次改革將重點解決統籌問題,形成合力。
三、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三縣統一規劃
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提升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意見今天公布,昨天記者從該意見的解讀發布會上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也就是三河、大廠、香河三地將共同編制,跨區域規劃。
《意見》要求:加快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各類編制規劃工作,統籌好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三河、大廠、香河的協調發展。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表示:目前我們跟河北省的有關部門正在共同開展2000平方公里的規劃,整個地區要共同打造一個區域協同發展的示范區。
王飛介紹,北京城市副中心規模是155平方公里,是原來的通州新城。《意見》要求: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設計建設這155平方公里的區域,同時還要做好整個通州906平方公里的規劃。
王飛表示:重點地區是在運河兩岸,我們選擇了6個重點來做重點的詳細設計,我們將投入頂級的設計團隊和專家來進行這項工作。
來源:搜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