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尋找河南最美建筑”5月份啟動以來,找尋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近2個月的尋找時間,不少優秀的建筑進入我們的視野,下一步,活動將進入公眾投票階段,為建筑“選美”,需要您的關注。昨日,記者就建筑的起源,采訪了河南徐輝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
河南徐輝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劉明杰介紹說,大約五十萬年前,原始智人走出繁茂的熱帶雨林,在忍饑挨餓、風餐露宿中創造新的傳奇。他們逐漸放棄了保護自己的皮毛,追求更有效率的新陳代謝方式。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尋求更加有利的生活環境來保證自己的生存。
“山洞和巖窟是天然的庇護所,然而卻并非天堂,生死之爭時刻在那里上演。”劉明杰說,當原始智人學會結繩和編織之后,他們開始嘗試在樹頂上安家,創造安全又舒適的居所,這一選擇至今仍在非洲的部落傳承。
隨著人類群體規模的擴大,對于居住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多,人類學會了馴養和耕種,周圍的喬木越來越少,寬闊的平原成為人類最為喜愛的環境,一種能夠快速建造、堅固耐用、適應性強的居所成為必然趨勢。
“人類開始突破自然的限制,建筑也由此而生。“劉明杰介紹說,在這個過程中,人類需要逐漸識別什么樣的材料可以用來建筑,并學會將這些材料組合搭配,形成能夠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居住形式。這之后,就誕生了人類創造的居所,所有的居所有一個通用的名字,叫“建筑”。
劉明杰認為,從建筑出現的那一刻,它就帶有一絲神圣感,因為這是人類逐漸總結出來的能夠適應自然的工具,為人類帶來了安全、溫暖和富足。從原始的房子,到如今的各種住宅樓、機場、學校、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醫院等用途多樣的建筑,建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歷史。“我們可能不是建筑師,無法創造美麗,但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普通的木、石、磚、瓦背后的匠心與美麗。”(最美建筑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活動方案詳見本報5月27日A09版)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