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為什么要進行資質管理改革》一文中我們簡要分析了建筑業包括施工和設計兩大行業的資質管理的由來、資質管理的弊端以及中央深化改革文件對建筑業資質管理的要求。2月17、18、20日相繼對2013年深化改革以來施工行業出臺的一系列資質管理改革的政策和設計行業資質管理改革相關的動作進行了梳理、分析,并對資質改革的未來趨勢進行預測。
那么基于我們預測的結論,勘察設計企業應如何應對呢?這即是此文要探討解決的問題。
勘察設計行業收入增長停滯,企業從業人員數量仍舊增長,產能過剩明顯,但注冊人員數量不足。
目前勘察設計行業進入了新常態,行業增速開始放緩,按照住建部的統計數據,2015年的全行業營業收入相比2014年增加了8.7%,相對前幾年20%、30%的增長速度降低很多。但企業從業人員增速不低,2015年300萬人,2014年250萬人,增加了20%左右,一方面營業收入不增長,另一方面從業人員數量還在保持慣性地高速增長,這說明設計行業目前產能過剩,效率是降低的。但全行業注冊人員的數量是不夠的,按照2015年的統計,年末取得注冊資格的約為30萬人,占總數的9.9%,按2萬家企業來算,平均每個企業10來個人,這還包括了各種資質等級。實際上很多企業都存在注冊人員不足的現象。
伴隨著住建部四庫一平臺的推進,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資質保留存在困難。
未來中小企業可能面臨一個問題,可能還沒等到住建部取消資質,我們的企業資質都可能保不住。“十三五”期間仍然有資質換證、延續,屆時人員核定能不能滿足條件,存在挑戰性。隨著四庫一平臺的推進,再借人就不容易了,很多中小企業資質保留、延續的難度加大,維護成本將會上升。按國務院統一規劃,2017年底全國社保系統將與相關部門實現互聯互通,住建部的四庫一平臺,也將實現全面對接,一旦對接完成,部分掛證也將終結。
設計事務所資質門檻的降低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人才的流動和行業的競爭。
合伙制的設計事務所1個注冊師就可以干了。由于設計行業本身智力密集性的行業屬性,人才流動在所難免。設計事務所資質門檻的降低可能會推動一批注冊設計師開設自己的事務所,人才流動會更頻繁,行業內的競爭會更加充分。當城鎮化進入中后期,投資增量逐漸消失,設計行業的整合也將是必然,預計會形成很少量大企業和大量小企業、事務所的局面。以美國為例,美國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進入城鎮化后期。根據相關統計,到了本世紀初,建筑設計行業1萬多家公司,真正的大公司不到2%,這里大公司是指有100個注冊師以上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很小的事務所甚至是個人(一個注冊師)事務所。少量的新建工程基本都讓大企業拿走了,更多的小企業是做改造業務。
勘察設計行業未來的發展和企業定位
我們認為,隨著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成熟,勘察設計企業的發展會逐漸分化。一些大型勘察設計企業“強者恒強”,通過一體化、多元化、全國化、國際化發展向產業型公司發展。這樣的企業數量非常有限,要求企業有充分資源。另一小部分勘察設計企業通過特色產品能力的塑造向特色設計咨詢公司方向發展。這樣的企業數量也不會太多,要求企業有非常強的創新能力和高端人力資源。更多的勘察設計企業可能聚焦細分及區域市場,根據規模和業務范圍大小可以分為區域綜合性設計咨詢公司(中型企業)和聚焦型公司(中小型企業)(只服務于區域和專項業務市場,如存量改造等)。綜合服務型公司,要積極跨界經營,業主需要什么,就做什么,需要強化經營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并整合行業內的各類資源為業主提供服務。中小勘察企業需要根據未來發展方向來確定資質應對之策,如果定位綜合服務型公司,那么資質很重要,盡量要多而全;特色化的設計咨詢公司,就要看行業資質佳不佳,有沒有競爭力;聚焦型公司,則需要做好專業資質儲備。
根據企業發展定位,做好資質管理改革的應對措施建議
中小勘察設計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定位,做好以下應對措施:
(1)企業資質取消需要過程,預計10年內不會全面取消,即便是十四五,也可能是部分取消。那么根據企業業務發展出發,仍舊需要提前做好資質布局。
(2)對于中小企業,資質維護成本高,從企業發展出發,建議積極考慮加強合作、抱團取暖。
(3)加強技術標準化建設和知識資產管理,加強企業業績管理和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無形資產價值和品牌影響力,以應對企業資質取消后的市場競爭。
(4)加強人才培養,吸引保留優秀人才,是設計行業永恒的課題。隨著個人資質的強化,人更加重要。設計企業有沒有好的激勵和職業發展機制,能否建立好的“合伙人”機制,未來需要重點關注。
編者按:本文根據上海攀成德高級合伙人郭剛先生2017年1月18日在河南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第四屆一次常務理事會上的演講內容整理,未經其本人審核。
文/前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