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據報告顯示,2019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70904億元,比上年增長5.6%。
綜合
初步核算,2019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國民總收入[3]988458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建筑業
2019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70904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利潤8381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國有控股企業2585億元,增長14.5%。
2015-2019年建筑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0874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增長5.4%。分區域看,東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4.1%,中部地區投資增長9.5%,西部地區投資增長5.6%,東北地區投資下降3.0%。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12633億元,比上年增長0.6%;第二產業投資163070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投資375775億元,增長6.5%。民間固定資產投資311159億元,增長4.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長4.7%。
此外,全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316萬套,基本建成254萬套。全國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63.8萬戶。
對外經濟
2019全年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7630億元,比上年下降4.3%,折1106億美元,下降8.2%。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150億美元,下降3.8%。
2019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1928億元,比上年增長6.6%,折1729億美元,增長2.3%。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營業額980億美元,增長9.7%,占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比重為56.7%。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9萬人。
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2019全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62.4萬公頃,比上年下降3.6%。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4.7萬公頃,增長10.3%;房地產用地14.2萬公頃,下降1.4%;基礎設施用地33.5萬公頃,下降9.5%。
國家統計局表示: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國內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總收入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國內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等相關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
[3]國民總收入,原稱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獲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總額,等于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初次分配收入凈額。